SCI-CREAM实验室近期科研成果

何金波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实验室成员崔舒淇(研究助理)、崔天祥(研究助理,澳门大学博士生)和Wesley R. Barnhart (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生) 于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合作发表论文“Relationships between weight bias internalization and biopsychosocial health outcomes: A prospective study in Chinese adolescents”.

标题:体重偏见内化与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结果的关系: 基于中国青少年的前瞻性研究

论文摘要

大量文献记录了体重偏见内化(WBI)对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有害影响。不过,以往研究基本来自于对西方人群的调查研究。此外,少有研究探讨WBI与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结果之间的纵向相互关系。因此,本研究利用来自于国内的青少年大样本 (N = 1549;年龄为11-18岁) 探索了WBI与身体不满、饮食障碍、及与饮食障碍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纵向关系。交叉滞后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被用来探索WBI和生物心理社会相关因素之间的纵向潜在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WBI与生物心理社会相关因素之间存在纵向双向关系。具体来说,基线较高的身体不满、饮食障碍、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可以预测后续较高的WBI。此外,基线中更高的WBI可以预测后续中更高的身体不满、饮食障碍、社会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因此,WBI与社会心理相关因素在中国青少年中可能存在纵向地相互影响,有必要将WBI干预纳入中国青少年饮食病理和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设计中。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eat.23904


何金波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与其他合作者于肥胖研究期刊《Obesity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合作发表论文 “Appetitive traits and body mass index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 18-month longitudinal study with latent growth curve analyses”.

标题:中国青少年的食欲特质和体重指数的关系:一项为期18个月的纵向研究与潜增长曲线分析

论文摘要

本实验采用潜增长曲线模型(LGCM)的纵向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青少年食欲特质与BMI对应的增长轨迹之间的联系。样本数据来自于对11至17岁(M = 13.80, SD = 1.56)的中国青少年 (N = 2566, 45.9%为男孩)的四次调查数据。 结果表明,情绪化暴饮暴食、挑食物和饥饿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加,而对于食物的享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女孩的进食缓慢和饱腹感响应显著随时间增加,而男孩的情绪性抑制进食随时间显著减少。此外,女生在情绪性抑制进食和饱腹感响应与BMI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在青少年时期,某些食欲特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这些变化与体重状况有关,并且有性别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中国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的提供了理论参考。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rcp.2022.12.002


何金波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与华中师范大学蔡志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范息涛教授及其他合作者于发展心理学期刊《Adolescent Research Review》合作发表论文 “Associations Between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of Students: A Meta‑analytic Review”.

标题:问题网络使用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的元分析

论文摘要

越来越普遍的上网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互联网造成的心理健康不利影响。尽管有评论分析了问题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对学生的问题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还缺乏了解。本研究旨在通过多水平元分析的方法,来总结以往文献,从而提供这一问题的全面情况。该元分析共纳入223项研究,累积总数498,167名参与者和512个效应量。 结果显示,问题网络使用与抑郁症状、焦虑、孤独和其他心理健康结果呈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调节分析显示,学校年级、地区、互联网使用的不当程度、出版年份和性别等研究特征可以部分解释以往研究结果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问题网络使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并对未来的学生的问题网络使用的研究和干预提供了参考。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40894-022-00201-9


何金波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实验室成员肖晗(本科生)、韩新妮(本科生)、叶争妍(本科生)、宋牮闻(研究助理,贝勒大学博士生),崔天祥(研究助理,澳门大学博士生)和其他美国合作者于饮食行为期刊《Eating Behaviors》合作发表论文 “Assessing hedonic hunger among Chinese adults using the Power of Food Scal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ross-cultural invari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标题:食物力量量表在中国成年人中的测量属性及中美跨文化测量等值性检验

论文摘要

“享乐饥饿”指的是在没有生理饥饿感的情况下,为了享受食物,而去吃东西的行为。食物力量量表(PFS)是一种专门研制用于评估享乐饥饿的心理工具。本研究旨在将PFS翻译为简体中文(C-PFS),并研究其在中国成年人中的心理测量特性,并进一步探索该工具在测量属性上是否有跨文化(中国和美国)差异。本研究从大学和社区人群中招募了773名参与者(51.1%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4.98岁,标准差为 6.10)。 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C-PFS的三因子模型。C-PFS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在聚合效度方面,C-PFS得分与进食障碍症状和进食失控显著相关。测量等值性检验表明,中国样本的C-PFS在不同性别和样本来源之间具有测量等值。此外,利用490名大学生的美国样本(男性26.6%,M = 21.41岁,SD = 5.45)测试了中国和美国大学生的测量等值性,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之间有部分测量等值性。总的来说,C-PFS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来衡量中国成年人的享乐饥饿,而且PFS在测量上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atbeh.2023.101703

公众号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