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CREAM实验室近期科研成果

何金波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实验室成员刘雨田(本科生)、崔天祥(研究助理,澳门大学博士生)、汪晴漾(本科生)、余奕满(本科生)和Wesley R. Barnhart(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在SCI期刊《Appetite》(影响因子:3.868,5年影响因子:4.726)合作发表论文 “Associations among retrospective parenting styles, retrospective food parenting, and current eating behaviors in Chinese adults”.

标题:中国成年人回顾性父母养育方式、回顾性食物喂养方式与当前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论文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中国成年人回顾性父母养育方式和儿童时期(≤12岁)食物喂养方式与中国成年人目前的不良和适应性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招募了501名中国成年人(50.30%男性,年龄在19-46岁之间)用于问卷测量回顾性父母养育方式(即情感温暖、拒绝和过度保护)、食物喂养方式(即父母关注、监控、进食压力和限制)以及当前的不良(即饮食失调)和适应性(即直觉性饮食)饮食行为。

研究使用了相关分析和中介分析来分析这些数据。结果表明,回顾性父母养育方式和物喂养方式与中国成年人当前的不良和适应性饮食行为显著相关。中介分析表明,男性中较高的回顾性父母情感温暖与较高的回顾性父母关注有关,进而与更高的的当前饮食失调有关。此外,男性较高的回顾性父母过度保护与较高的回顾性父母进食压力有关,进而与更高的当前饮食失调有关。对于女性,较高的回顾性父母情感温暖与较高的回顾性父母关注相关,进而与更低的当前直觉饮食相关。此外,更高的回顾性父母过度保护与更高的回顾性父母关注相关,进而与女性更低的当前直觉饮食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在未来研究和干预成年人当前的不良和适应性饮食行为时,考虑儿童时期的养育方式和食物教养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pet.2023.106512


何金波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实验室成员崔舒淇(研究助理)、崔天祥(研究助理,澳门大学博士生)、洪迪楠(已毕业研究生)和Wesley R. Barnhart(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生)于在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合作发表论文“Transgender congruence, body appreciation,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disordered eating in Chinese transgender adults”.

标题:中国跨性别成年人群体的性别认同一致性、身体欣赏、身体不满和饮食失调问题

论文摘要

大量的证据表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跨性别一致性与身体不满意和饮食失调呈负相关;然而,很少有研究在非西方人群(如中国跨性别成年人群体)中探讨这些关系。此外,据我们所知,还没有关于中国跨性别者饮食失调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跨性别成年人中的跨性别一致性、身体欣赏、身体不满和饮食失调之间的群体差异和关系。本研究对中国成年跨性别者(N = 200)的跨性别一致性、身体欣赏、身体不满和饮食失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成年跨性别者中,31.0%的人可能筛查出有饮食失调(ED)的情况。在研究变量中没有性别认同的差异。跨性别一致性与身体欣赏呈正相关 (r = .40,p <.001),与身体不满 (r = -0.26,p <.001) 和饮食失调行为 (r = -0.15,p = 0.031) 呈负相关。因此,中国的跨性别成年人可能处于饮食失调的高风险中。在中国跨性别成年人群体的饮食失调方面,跨性别一致性和身体欣赏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对中国成年变性人进行进食障碍干预的必要性和意义。未来的研究需要验证观察到的中国跨性别成年人群体的跨性别一致性、身体欣赏、身体不满和饮食失调之间的关系。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eat.23932


何金波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与实验室成员崔舒淇(研究助理)、崔天祥(研究助理,澳门大学博士生)、许一诺(研究助理)及其他合作者于在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合作发表论文 “Validation of the muscularity-oriented eating test in adult women in China”.

标题:肌肉取向饮食测验在中国成年女性中的验证

论文摘要

目的:近年来,对以肌肉为导向的饮食失调研究已经增加。然而,这种研究的大部分集中在男性和西方人群中,很少有关于女性非西方人群(例如中国)的研究,主要原因是缺乏在这些人群中有效的测试工具。因此,当前的研究旨在描述肌肉取向饮食测验(MOET)在中国女性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方法:进行了两项在线调查(调查一:n = 599, Mage = 29.49, SD = 7.36;调查二:n = 201, Mage = 28.42, SD = 7.76)以探索MOET在中国女性中的心理测量特性。在调查一中,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EFA和CFA)来研究MOET的因素结构。此外,还评估了MOET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聚合效度和增量效度。在调查二中,对2周内的重测信度进行了检验。

结果:EFA和CFA支持了中国成年女性MOET的单维因素结构。MOET通过与理论相关的建构(如以瘦为导向的饮食失调、肌肉驱动和社会心理损害)的积极显著正相关,呈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及聚合效度。最后,肌肉取向饮食测验描述了在社会心理损害方面的独特差异,为MOET的增量效度提供了支持。

讨论:该研究支持MOET在中国女性中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结构。未来仍需继续研究中国女性的以肌肉为导向的的饮食失调,以弥补文献中的这一重大空白。

意义:肌肉取向饮食测验(MOET)是专门为评估以肌肉为导向的饮食失调而开发的量表。本研究检验了MOET在中国成年女性中的信效度。结果显示,MOET在中国女性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MOET是一个有价值的测量工具,可以促进对中国女性以肌肉为导向的饮食失调的理解。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eat.23927

公众号推文链接